徐州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于2010年5月由原徐州國有資產投資經營總公司、徐州投資總公司、徐州城市建設投資總公司三家國有投資公司組建而成,是徐州市首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企業、市綠色低碳能源產業聯合會理事長單位,主業為能源新能源、低碳經濟,輔業為資產經營、醫健衛體、資本投資。集團實際運營全資二級公司8家,另有參股二級公司4家。
能源新能源板塊:涉及傳統能源、風光新能源、生物質能源三大領域,已初步形成“以火力發電、城市燃氣為基礎,以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為主,城市供冷供熱、儲能、綜合能源管理等協同發展”的綜合能源發展格局。
(1)傳統能源業務。與華潤集團合作建設徐州華潤、銅山華潤、闞山電廠3個火力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4400MW;布局城燃產業,持有徐州港華燃氣、徐州名氣家公司20%股權。
(2)風光儲新能源業務。全資及控股持有光伏電站13座、風力電站1座,年上網結算電量超9億度。與徐礦新能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睢寧50MW/100MWh共享儲能電站項目;與市國源集團合作,在鐵礦集團共同建設1.25MW/6MWh全釩液流儲能項目,填補我市液流儲能空白。
(3)生物質能源業務。國新生物質公司年處理畜禽糞污30萬噸,年產綠色沼氣1500萬m3,可提純生物天然氣700萬m3,“國沛”牌生物質系列產品通過ISCC認證,出海歐盟、新加坡等國際市場;豐縣全新世公司熱電聯產項目總裝機規模30MW,年處理農林廢棄物33萬噸,發電量超2.2億度。
低碳經濟板塊:積極布局綜合能源管理和“雙碳”經濟細分賽道,以(近)零碳園區、低碳公共機構、低碳校園、低碳商業經濟體、綠色鄉村等投資建設為方向,以綜合能源管理為切入點,打造節能咨詢、診斷、設計、實施、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
(1)綜合能源管理業務。具備電力設施承裝、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機電工程及建筑機電安裝等專業承包資質。整縣制推進各縣區綜合能源管理業務,現已承接市內(市政務服務中心、鼓樓區政府、市第一人民醫院、市中醫院、江蘇師大文峰大廈、開放大學)、縣區(沛縣行政中心能源托管與屋面光伏項目)累計近百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與綜合能源托管項目,服務對象覆蓋政府機關、醫院、學校及工商業園區等各類公共機構。
(2)“雙碳”經濟業務。碳管理體系(淮海經濟區)服務中心、碳資信評價(淮海經濟區)服務中心及碳管理體系能力建設(淮海經濟區)培訓基地運營主體,為政府、園區、企業碳配額管理、履約托管、綠證交易等一站式管理服務和碳盤查、碳足跡認證、碳排放預算管理等全鏈條咨詢服務,構建碳普惠生態,已成功打造市碳金融集聚區、市能碳綜合管理平臺、豐縣及新沂經開區碳達峰智慧管理暨源網荷儲一體化平臺等項目。
資產經營板塊:
(1)物業商管業務。持有商業房產30.72萬㎡,涵蓋商業綜合體、專業市場、科創大樓等多種業態,形成科創創業園(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國家級雙創空間)、海云信息技術科技大廈(國家級科技孵化器)、成功大廈、徐州古玩城4大樓宇,服務中小企業2000余家,提供就業崗位3000余個。以優質資產物華大廈投資徐州彭城七里城市更新有限公司,助力“彭城七里”歷史文脈建設。所屬藍天大樓為全市現存唯一“國營老字號”商場品牌。
(2)實體制造業工廠。國投集團共有實體制造業企業6家,其中:徐州遠大玻纖制品有限公司(全資)業務主要涉及玻纖制品生產;徐州市新亞科技有限公司(全資)、贛州商祺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商祺科技有限公司3家公司業務主要涉及汽車、工程機械線束生產、汽車儀表及儀表盤總成等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電子研究院(全資)業務主要涉及水文水利水電領域自動化測控設備的研究開發和生產銷售;徐州三環工業用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業務主要涉及工業用呢、濾材、土工布、無紡布等生產制造,是國內較大的造紙毛毯生產基地。
醫健衛體板塊:
(1)醫療衛生業務。全資二級綜合醫院(大屯煤電中心醫院)1家、一級綜合暨社區公共衛生醫院(中煤五建職工醫院)1家、控股二級專科醫院(澳洋華安康復醫院)1家、參股三級專科醫院(徐州新健康醫院)1家;聚焦老齡化社會需求,推動醫院向老年康養服務全面升級,構建涵蓋老年病診療、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的多層次醫療體系。
(2)賽事商演培訓業務。立足自持的市體育館、熱身館等優質資產,與市報業傳媒集團合作成立國體(徐州)文化體育公司,開展體育賽事、商業演出、體育培訓相關業務,先后運營徐州市運動會、2025年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徐州、“蘇超”徐州賽區等大型賽事活動。
資本投資板塊:聚焦全市綠色低碳能源上下游產業鏈,通過股權投資、基金投資、債券投資等多維度價值組合投資形式,賦能綠色新質生產力。設立規模為5億元的徐州徐投新能源產業基金,圍繞“343”綠色低碳能源產業板塊的新能源發電、儲能、氫能、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等產業,以及招商到徐州落地的新能源產業開展投資,助力“343”創新產業集群和“一號產業”高質量發展。
